Backbone 職人專訪系列:創作歌手 PiA吳蓓雅

 

PiA 吳蓓雅去年十一月去了趟日本,拍攝她人生中的第一部日劇短片,同時為短片製作歌曲〈記得我〉,預計在3月16日正式發布。這是PiA 作為演員出道的第一部跨國作品,PiA 和工作團隊在台取景,再和日本人一起抵達福島金山町,該地沿線有條世界最美鐵道之稱的「只見線」鐵路,拍攝的短片即是為只見線做觀光宣傳,希望讓大家看到電車沿線的漂亮風景。片中PiA的角色是到當地去找跟自己故鄉有關的事物的台灣人:「我從小就很喜歡看日劇,對我來說非常興奮!十一月到達當地時都在下雪也很新鮮,去之前都很難想像說零下兩度到底要怎麼穿衣服!」全日籍工作人員的劇組讓每一件事情都很新鮮。「我從小看日劇長大,彷彿進到日劇場景裡面,拿到全日文的劇本,雖然日文不是很標準,但口語溝通起來反而有另外一種趣味,拍攝中也漸漸感受到當地的魅力。」

 

 

不同語言創作帶來的自我呈現

從日本拍完戲後PiA 很快又回來台灣創作、準備陳昇跨年演唱會演出,在忙得團團轉的生活中也有點語言上的錯亂。PiA以往發布過日語和台語專輯,音樂創作上橫跨不同語系,然而她更重視的是怎麼用自己的語氣去使用語言,讓它們有個新的說話方式:「創作上保持有趣對我來說是重要的,用不同語言都是講生活中的小事,我有時候在想會不會這個時代反而需要這樣不同的、多元的元素,例如我不是日語母語者就像用外國人視角來寫翻玩這個語言,更簡單直接地讓人了解歌曲內容和故事本質,對日本人而言反而很新鮮。」

 

作台語歌時則遇到許多挑戰,台語是和父母的共同語言,也是PiA和父親的一種連結,但有時會被衛道者認為文句不該太淺白。「但我的歌會有「呷飽未」這種日常問候,我想要用自己講話的方式去創作、那背後堆疊著很多情感的羈絆,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跟自己家人有關的連結和說話方式。也希望可以讓每個人都可以容易懂、感同身受。」

 

 

2014年PiA因為一場邀約認識了陳昇,後來誤打誤撞開始參加每年的陳昇跨年演出,參與至今邁入第十年。「其實蠻不可思議, 昇哥演唱會的粉絲都蠻人來瘋,輪到我演出又會認真聽;昇哥的每首歌都是全樂團編制,到我的歌又很民謠,一開始蠻害羞緊張,但能跟昇哥一起演出會給我很多啟發,一起合唱的時候好像可以把另一個自己拿出來,成為自彈自唱的自己外一個很專心唱歌的歌手,這段路程給我很多的養分。」2023年末的跨年演出,她將歌曲改編成比較電子音樂的曲子和舞蹈形式,稍稍回歸了大學社團時期的唱跳夢想,也為現場轉換了氣氛。

 

PiA個人歌手生涯跨越經歷許多階段,她鮮少提及的這首家常歌曲〈愛妻暗頓〉是收錄在台語專輯內的歌,歌曲是她和當時的製作人也同時是前夫共同創作的,MV紀錄了她的婚宴過程,她卻又快閃離婚,最後讓這首歌被擱置在一個尷尬狀態;近來因為歌迷和朋友們的提及,她才又回頭聽了這首歌。「這首歌是由我寫曲,製作人再做台語歌詞的修改重製,當時描寫了輕鬆的日常,現在這個故事卻已不屬於任何人。我當時對自已的創作沒有信心,但聽到很多朋友說喜歡這首歌的氣氛,近來回頭聽才覺得,自己其實寫的不錯啊!那時候為什麼那麼沒有自信呢?」隨著時間轉變流逝和階段變化,PiA也想,未來好像可以以自己的角度重新詮釋製首歌,再創作一個屬於自己的版本。

 

 

80、90年代的華語音樂蓬勃時期,包括周杰倫、孫燕姿、梁靜茹等都受眾歡迎,PiA說自己其實深受陶喆影響,而這些流行音樂也孕育了PiA的音樂路。音樂上的啟蒙PiA則說影響最多的應該是徐懷鈺,當時她想像的歌手職業便是像徐懷鈺這樣厲害的唱跳表演者,也影響她走入表演創作之路,轉頭她卻成了不同類型的創作歌手。她過去因為加入熱音社擔任女主唱,為了比賽硬著頭皮寫歌,第一次自己寫歌意想不到地拿了獎,在那之後才開始自己創作、真正拿起吉他自彈自唱。「當時的流行音樂歌手對我而言是看重表演娛樂性質的,雖然變成創作歌手後和想像中不太一樣,但那些音樂卻成為一個養分,吸收消化後成為自己的表演能力。」

 

PiA工作室Wavebone 選品

 

| Headquarter音樂工作站

| Viking全方位樂手椅

| Jenga™層架

 

PiA 的個人音樂工作室通常用來寫demo和節目訪談錄製,工作中會需要midi controller、錄音介面、分配器或音箱,當然錄製正式作品會到外面的錄音室,但她認為創作最重要的就是能隨時錄製下來的工具。「我會去聽一些不同類型的type beats,這幾年也有些創作是從type beats開始去發想的,但大部分時候我還是老派地彈吉他來打個底,錄製demo。「現在手機很方便,睡醒想到的旋律就能隨時記錄起來,其實只要有紙筆就能創作,但我後來也覺得需要一個自己的空間,才能處於專注的狀態,有自己的工作空間,才能不能被外界打擾。

 

創作時需要很多個人時間,但最重要的創作工具是白紙

創作時需要很多個人時間,但她最重要的創作工具之一便是白紙,靈感出現時就很快寫下。「我會保留很多很多白紙寫下所有音樂筆記,包括新專輯中想要什麼元素,也寫下歌詞和旋律。若要寫的東西和之前的不一樣,還會再換上另外一張紙寫!因為筆記上會留下原本的紀錄,可以感受到思考的過程,有新的想法的時候我也會重新謄過、消化過一遍,好像要透過一直書寫才會有新靈感冒出來。我很喜歡這個過程,當評審時也會寫下很多東西,包括音準、表現等等,時間夠我會打成筆記放到社群上和大家分享,讓彼此都有進步空間。」 

 

 

音樂設備、空間上最重要的還要舒適!

意識到需要一個完善的音樂工作站,2023年春天她才第一次認識了Backbone,最早PiA的工作室使用的辦公家具多是外面直接買的或者房東訂製的桌子,會議長桌有⅔用來開會, ⅓則是自己使用的空間,然而使用功能跟大家的摻雜在一起也很容易受到干擾。

 

使用產品: Headquarter™ 音樂工作站

 

X Table 摺疊桌靈活使用增加空間妙用

用了WAVEBONE的兩個不同的產品 Headquarter™音樂工作站和 X Table®摺疊桌將這個工作室隔成不同功能的工作區域,讓自己的音樂工作站變得完整後,工作的效率也提升了。「因為擺了沙發後工作室空間變得較小, X Table® 摺疊桌因為隨時可以把桌子收起來,就能挪出很多空間,像海外演出打包行李時就可以先把桌子收起來,而用不到行李箱時還桌子後面還有空間可以堆行李箱。」有時需要訪問嘉賓, X Table®也正好可以移動到適合訪問的角度,也不會影響PiA的音樂工作站區域,便於隔開不同空間用途這一點也是一項意外的收穫。 

 

使用產品: Viking™全方位樂手椅

而Headquarter™音樂工作站產品外觀上最讓她喜歡的地方是這些工作站的木紋顏色,「太喜歡歐洲李木了!喜歡家具呈現了很溫潤的質感。」PiA說過去因為不容易分辨書桌品牌,對於桌椅一知半解,直到會議桌變形也才意識到家具也要慎選,「以前創作的時候沒有想過桌椅這麼重要!」

 

 

除了區隔工作區域,Headquarter™音樂工作站大大提升了工作室的收納功能,空出許多空間,尤其Headquarter™音樂工作站讓她很喜歡的就是桌子下方的Rack架,這是屬於工作站裡面的『一塊木頭』,可以拿開來也可以組合使用,「雖然我本身不是器材狂,不用堆疊許多樂器,但若有需要的時候可以把東西都收納進去,收納功能增強後,多出來的空間讓我還可以思考還需要買什麼音樂工具!」

 

進入這個空間就是我的儀式感

 

「靈感迸發時我創作一首歌會至少將歌曲錄製出雛型,那樣的狀態下我可以耗掉一整天,下一次耕耘這首歌時就可能只需要簡單修改。這個時候就會需要很舒適的空間,可以專注在這個狀態,先前在自己家裡的的工作室沒有意識到這件事,用一般的餐桌和餐椅就開始工作,但坐了兩三個小時就會不舒服!離開位子再回來寫歌就會容易分心。但現在我很喜歡窩在 Viking™全方位樂手椅上,這張椅子十分耐坐,讓我反而會在椅子上看劇、看書、想事情,甚至於休息、吃飯,可以一鼓作氣待上十個小時!這讓我感覺這裡就是我自己個人獨立的工作空間,好像到這裡就準備開工了,可能進入這個空間就是我的儀式感。」

 

 

讓 PiA 更覺得驚喜的是放在工作室入門處的「Jenga™層架」,以往音樂作品從過去到現在累積了很多的周邊商品和專輯,而通常每次製作完的庫存都會成箱地置放,有了層架後,自然而然就成為展示櫃。「我們會把箱內的東西拿出來陳列,受訪者和朋友一來,就可以直接看到我發布的作品,一目了然,也不會忘記作品放在哪裡,這也是一開始意想不到的!」

 

 

撰文:菌

攝影:Backbone 廖禹彥 Lawrence Liao

已加入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